湖南涉外经济学院“专升本”选拔考试
《新媒体概论》考试大纲 (修订)
一、总体要求
新媒体概论是对新媒体的理论与技术的全面研究,新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, 再一次给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,具有不同与传统媒体的本质特征,更是未来媒 体的发展重点,也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。新媒体概论是网络与 新媒体专业的必修学科,学生应通过该课程对新媒体的特点、理论模型、宏观管 理、微观经营、用户特征等建立起基础的的理论框架及认识。本次考试将通过单 选题、判断题、简答题、论述题几种题型,检测学生对于新媒体概论及其本专业 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、理解能力、知识运用能力。
二、考试说明
1. 参考教材
匡文波.新媒体概论 (第三版) [M].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9.
2. 题型及分数比例
单项选择题 (20%) 、判断题 (20%) 、简答题 (20%) 、论述题 (40%)。
3. 考试方式:笔试
4. 考试用时:100 分钟。
三、考试内容及其要求
(一) 新媒体导论
1.识记:(1) 新媒体的定义;(2) 网络传播的定义
2.理解:(1) 新媒体的本质特征;(2) 新媒体的优势
3.运用:(1) 新媒体对传媒业的冲击
(二) 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
1.识记:(1) 人际传播的定义;(2) 大众传播的定义
2.理解:(1) 新媒体议程设置的手段;(2) 网络与传统媒体进行议 程设置的区别
3.运用:(1)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;(2) 技术接纳模型;(3) 计划行 为理论模型
(三)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
1.识记:(1) 受众;(2) 网络受众;(3) 网民
2.理解:(1) 沉默螺旋理论;(2) 马太效应
3.运用:(1) 网络对实现受众接近权的意义;(2) 网民的心理特征分析;(3) 网民的行为特征分析
(四) 新媒体的类型
1.识记:(1) 电子邮件;(2) BBS;(3) 社交网站
2.理解:(1) 电子邮件的特点;(2) BBS 的特征
3.运用:(1) BBS 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;(2)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
(五) Web1.0 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
1.识记:(1) 搜索引擎的定义;(2) 门户网站的概念;(3) 电子商务的含义
2.理解:(1) Web2.0;(2) 搜索引擎的类型
3.运用:(1) 搜索引擎尚待解决的问题;(2)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 类型
(六) 博客
1.识记:(1) 博客的概念;(2) 微博的概念
2.理解:(1) 博客的特点;(2) 博客存在的问题;(3) 信息茧房效应
3.运用:(1) 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;(2) 微博的优势与不足
(七) 微信
1.识记:(1) 微信的概念;(2) 微信用户关系特征
2.理解:(1) 微信的传播优势;(2) 微信存在的问题
3.运用:(1) 微信的社会影响;(2) 微信与微博的异同
(八) 社交网站
1.识记:(1) 社交网站的概念;(2) 社交网站的特点
2.理解:(1) 社交网站的发展;
3.运用:(1) 社交网站的社会影响;(2) 社交网站带来的问题
(九) 视频网站
1.识记:(1) 视频网站的概念;(2) 视频网站的特点
2.理解:(1) 视频网站的发展;(2) 视频网站的“长尾理论”
3.运用:(1) 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;(2) 视频网站的媒体化 路线;(3) 视频网站上的争议
(十) 新媒体的宏观管理
1.识记:(1) 数字鸿沟;(2) 网络犯罪;(3) 网络谣言
2.理解:(1) 互联网监管的难点;(2)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
3.运用:(1) 新媒体的管理方式的创新
(十一) 新媒体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体
1.识记:(1) 新媒体舆论的概念;(2) 新媒体舆论的特性;(3) 网 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概念
2.理解:
(1)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要素及特点;
(2) 网络意见领袖三要素;
(3) 传统媒体的协同动机;
(4) 传统媒体协同效果影响因素;
(5) 微博舆论的特点
3.运用:(1) 新媒体舆论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;(2) 微博舆论生成 的基本规律;(3) 网络论坛舆论与微博舆论的比较
(十二) 新媒体舆情的应对策略
1.识记:(1) 新媒体监管难点;(2) 舆情分析的主要方法
2.理解:(1) 网络舆论发展的新特点
3.运用:(1) 针对舆情传播现状需要采取的对策
(十三) 网络谣言及其管理
1.识记:(1) 谣言的概念;(2) 谣言的传播形式
2.理解:(1) 传统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异同
3.运用:(1) 新媒体条件下谣言的传播及对策
(十四) 新媒体的微观经营
1.识记:(1) 网络广告的定义;(2) 网络广告的形式;
2.理解:(1) 网络广告的特点;(2) 网络广告的发展之道;(3) 新媒体行业的马太效应
3.运用:(1) 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;(2) 网络广告的监管;
(十五) 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
1.识记:(1)“避风港”原则;(2)“红旗”原则;
2.理解:(1) 新媒体著作财产权的保护
3.运用:(1) 与新媒体有关的传播权限制 ;(2) 新媒体著作权的技术保护
(十六) 手机媒体
1.识记:(1) 手机媒体
2.理解:(1) 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
3.运用:(1) 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
(十七) 新技术与新媒体的未来
1.识记:(1) 矩阵分解方法;(2) 信息茧房;
2.理解:(1) 新闻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
3.运用:(1) 推荐算法的发展方向
2022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下载:
2022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专升本《新媒体概论》考试大纲